合作,大力开展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培训。地区农广校创新工作方式,与***县、***市劳动局联合开办沼气生产工、公共区域保洁员、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培训,**县、***县引进高校培训力量,与区外高校合作,与地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专业有烹饪、计算机、电焊、汽车驾驶、农机修理、蔬菜保鲜、针织、爆破员、押运员、捕捞、抽油烟机修理、缝纫等多门技术;**县农广校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学校、八钢钢校、地区技校达成合作协议,组织农牧业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县农广校以哈萨克民族刺绣为培训特色,创出了自己的培训品牌,得到青河政府认可,上半年全地区农广校系统进行技能培训310人,引导性培训2830人。
二、学历教育工作
2008年,我校积极落实自治区校“百万中专生计划”,进一步强化各级组织部的支持力度,年初及时将招生任务分配给各县(市)。同时利用工资改革契机,以社会招生为切入点,以汽车维修专业和会计专业为主选专业。对我区在职干部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等形式进行招生宣传,取得较好招生效果。通过努力全地区春季招生420人,地区招生247人,已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71%。
质量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逐步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师出勤情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公正考核评估。同时,进一步加强学员自学环节管理,严格按照自治区校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考务工作的管理与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主要环节,我校高度重视考务工作,严肃考风考纪,制定了《地区农广校考务工作管理办法》、《地区农广校试卷保密管理制度》,按照考务规定,抽考课程派专人下各县进行巡考,对其试卷的接收、保管、发放、监考过程及试卷回收进行严格的保密管理。2008年上半年我校完成2008级、2008级现代乡村管理专业,2008级会统、2008级现代乡村管理专业、2008级会统和汽修专业8门课程考试。
保证教学质量,教师是决定性因素,农广校采取有力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采取以下措施:1、成立兼职教师库,聘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为我校兼职教师,充实了我校办学师资力量。2、组织农广校教师到基层锻炼,提高教师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3、对师资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改变教师知识结构。2008年元月,我校组织全地区9名教师到昆明市农广校学习,5月,组织6名教师赴烟台参加中央农广校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学习。5月13日,地区农广校组织各县(市)教师骨干在地区农广校进行了为期21天的教学管理培训;6月10日,**县农广校10人到昌吉、博州农广校参观学习,通过交流学习,提升我区农广校的业务素质和办学能力。
三、以项目为支持点,争取政府支持
我校紧紧抓住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倾斜政策,抓紧申报各类项目,今年共申报7个项目,地区校申报3个项目,批准到位资金20.5万元,申报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300人,培训费约39万元;**县农广校申报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项目已下批,到位资金33万元。上半年,全系统农广校在各级财政争取各项培训经费约92.5万元,积极推动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各县(市)农广校系统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培训工作受阻。
2、基层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