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次。在黄磉浩、团结等社区,成功引进深圳安德利电子产品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劳务加工项目,与当地失地农民签订了劳务加工合同,人均月收入可达300-500元,实现了当地群众失地不失业,就业不离家。组织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累计达5500人。开展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试点工作,有16人参保,并领取失业金。通过失地困难群众申请,组织镇、处、村干部深入家中调查,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将生活较困难的失地农民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积极动员失地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现已动员98%以上的失地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较好地解决他们支付大额医疗费用带来的困难。实施“困有所济”,将生活较困难的50多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在每年春节,镇坚持多方筹集资金达20万元,对全镇500多户失地农民困难户进行了慰问。认真做好县城地区拆迁还房工作,协助县相关部门完成统建房分房入住,完成自建房的场地选址、规划和落实,让失地农民安居乐业。我镇失地农民安置工作代表市县顺利通过省级检查8次。
同时,2008年以来,我们选聘了6位不同身份的失地农民组成失地农民巡回报告团,在县城郊区12个村成功进行巡回宣讲,向当地群众宣传征地拆迁安置政策,讲述失地不失业的创业致富成功经验。极大地推动了今年的征地拆迁工作,在短短两个月内征地800余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征地拆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动力,整体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治镇。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镇、处(委)、村(社区)“四五”普法组织机构,制订了“四五”普法学习规划,落实了普法工作经费。利用干部学习日、居民和农民学习日,在城市社区要路口设宣传站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学法、用法活动,重点抓好干部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较好地实现了“两个转变”,推动了依法治镇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扎实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全镇17个村,13个社区普遍健全落实了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所有村(居)重大事项都严格实行“一事一议”,由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强化民主监督管理,健全和完善了《村(居)民自治章程》等各项制度,实行村(居)委民主管理,增强了全镇干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推动和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增强人大监督职能。除规范召开好每年的人大例会外,我镇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对镇人大选任5名领导干部的述职评议,并对通过人大代表民主选举推荐的3名优秀镇领导干部进行了表彰。对正副镇长的评议工作,在10多种省市以上报刊、网络登载,并受到市县人大常委会的好评。
深入开展了“文明村社”、“文明社区”和星级“文明家庭”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强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了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在佛南村、王爷庙村、磨嘴村评选星级农户1300余户,并在磨嘴村召开了全县星级农户授牌试点仪式现场会。
狠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178户符合条件的五保人员纳入五保,将509户971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民纳入农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