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元,利税1000万元;投资6000万元的体育场开发项目已投入资金2300万元;投资5000万元的捷馨苑大酒店项目引进外资创下我乡历史纪录;北京永光明医疗电器厂黄骅分厂扩建、津云化工、餐具加工、盛福玻璃、正大彩印、荣茂油品储运等几个超千万元项目均进展顺利。一批储备项目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为全乡项目建设增添了发展后劲。 二、抓产业,建园区,优化发展环境 确定了“以产业促园区,以园区带产业”的发展思路,建设“隔墙采购”的经营格局。在“两区”建设上,今年对**工业城发展做了规划,投资40万元实施了“四通一平”。新修公路1000米,安装了路灯,新打深机井1眼,35kv变电站正在建设中。确立化工为工业城主导产业,企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环境面貌大为改观。李村印刷工业园成立了专门的建设领导小组,积极向上争取了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目前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有20余家企业达成了进园意向。在“四业”发展上,重新把脉会诊,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对化工行业采取了“龙头带动、产业辐射”的思路,不断延长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对务电路板行业采取了“技改扩建,企业裂变”的思路,突出科技创新,加速企业扩张;印刷企业较为集中,对此确定了“产业集聚,规范经营”的思路,重点建设李村印刷工业园;对五金产业则采取“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的思路,扶持企业更新设备,提升产品档次。通过这些措施,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显现。航凌电路板厂生产的20多种型号、60多种产品应用于“神六”航天系统;正大平面变压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支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滨海化工完成改制后,与美国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在优化环境上,树立“我做环境,您当老板”的意识,成立了乡项目服务中心,配强专业服务人员,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全年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地200余亩,协调解决资金1000万元,办理各项手续40余项。组织召开了全乡所有职能部门参加的“服务招商”座谈会。出台了内容明确的保护企业规定,政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企业的理念逐步形成。 三、强基础,树品牌,完善冬枣产业 一是抓住枣林这个王牌,成功办好采摘节。本着“服务冬枣节、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原始冬枣林的包装宣传力度。今春对原始冬枣林广场实施了全方位的绿化、美化,绿化面积400平米。同时,补栽了路边树木,修砌了林间小路,在208国道设立了大型广告牌,包装了5棵古树,制作了“冬枣之源”系列展牌。成功迎接了“2008中国·黄骅冬枣节”采摘观光任务。整个采摘现场喜庆热烈、秩序井然。期间中央、省、市等多家媒体对原始冬枣林进行了报道,使其名扬海内外。原始林冬枣成为中南海特贡枣。由原始冬枣林采撷的冬枣接穗完成太空转基因变异实验,将培育出太空冬枣。今年原始林共接待中外游客超万人,对全乡冬枣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带动作用。二是突破规模这个瓶颈,扩大了种植面积。在抓好东聚馆、西聚馆、二科牛等一批冬枣专业村种植的同时,又新发展了乡良繁场、大科牛、西北、东北、同东等一批大方大片,新栽冬枣面积达6300亩,高接换头7.8万株,全乡冬枣面积已达25000亩,已经初步达到了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三是解决销售这个关键,实现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种植大户、经销商召开了冬枣销售座谈会,畅通供求信息渠道,并对沈阳冬枣销售市场进行了考察。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建设了子牙新河十里冬枣销售长廊,引导周边冬枣种植户集聚起来卖枣,发挥了208国道人流、物流的宣传优势,冬枣展销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