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推动人道救助事业,充分彰显红十字会作为政府人道救助领域助手的作用。与此同时,1-10月,我办协助中山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受理并审查低保家庭等困难学生助学申请25人,出具在校大中生家庭生活困难或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证明材料63份。
③、在全镇开展"爱心情暖汶川"募捐活动。"5.12"地震发生后,通过镇红十字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在全镇开展"爱心情暖汶川"募捐活动,发动全镇各村(居)委会、各单位(学校、企业、团体),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员工、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投身到支援灾区的募捐活动中,帮助四川灾区群众尽快度过难关,重建家园。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处处涌动着浓浓的爱意,镇领导带头捐款,全镇人民都把支援灾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踊跃捐钱捐物。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迅速掀起了捐款捐物救济灾民的热潮。截止目前,共募捐资金673万元;接受捐赠物资折价25.6万元。期间我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从收款核数,到制作捐款名单报送市、镇报刊和电视台,红十字再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
④、完成无偿献血任务。今年9月,根据市红十字会血站的安排,组织我镇无偿献血活动。由于领导重视,各有关部门单位的配合和支持,活动开展顺利,2008年指标数660人,符合要求实际捐血932人,超额完成我镇的无偿献血任务。
5、开展残疾人事业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残疾人的意识,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机会,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①、做好慰问工作。在今年第十七个全国"助残日"期间,组织部分残疾人到市参加文娱活动,参观孙中山故居。共拨款67900元慰问全镇残疾人。
②、创建镇残疾人康复示范区。按照市残联要求,在原有精神病防治康复站、智力脑瘫康复室的基础上,创建了小沥、东兴两个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康复工程等工作,使广大残疾人特别是重度的聋哑、脑瘫、智障残疾儿童,能及时得到康复服务。
③、政府重视,康复经费得到落实。今年共投入精防康复等各项经费258708元,使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治疗。
④、根据《中山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及中山市第十三届11次市府常务会议决定,协调劳动保障分局开展对用人
单位的年审工作,在全镇开展了大量的广泛宣传,按照市政府、市残联的部署,力争在明年起征收残疾人保障金,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尽可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参与到社会中去。四、加强民政工作人员作风建设,提高素质,改善服务。
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政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自己。一年来,我办根据自身工作职能的特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对民政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有重点地加强业务学习,针对机构改革后民政工作职能扩大的特点,认真学习基层社区建设、救灾救济、社会福利、民间社团管理、地名管理、老龄工作、行政执法等法律法规,并在平时将工作与自学结合起来,边干边学,理解和熟识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素质和民政业务水平。
二是加强教育,树立形象。社会事务办是镇政府工作的一个窗口部门,面对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