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态势良好。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加快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全镇完成土地流转户数2222户,面积12910亩。劳务输出完成22100人次。五年来,我们举办了15期学习班,与盘锦市劳动就业局、盘锦市民政局等多家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对劳动输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劳动输出人员办理了各种出国、出市手续,同时我们还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牵针引线,寻找就业的途径,先后对本地区的盘宝食品有限公司、辽宁天一化工厂、大洼力豹制衣有限公司、盘锦生态酒店、盘锦食品厂等多家市级企业单位输送了劳动力。加大了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五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为群众协调小额贷款,达到26517万元,为农民致富提供了资金支持。
五年来,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力促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全镇水稻优质品种种植面积4589.65公顷,已实现100%,其中有机水稻3.5万亩,年产量45093吨;棚菜面积5100亩;造林作业面积750亩;淡水养殖年产量15100吨;生猪饲养量达到13万头,其中有机猪3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130万只,皮毛动物饲养量实现3万只。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有机猪、有机米、鸭业、淡水渔业等主导产业。辽宁振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有机猪、有机水稻的外埠营销市场,拉长产业化链条。大洼民意养殖场成立以来年均出口肉鸭1000余吨,带动了周边240户农户依靠养鸭致富。盘锦达洋贸易公司建立了泥鳅鱼的人工繁殖基地,于今年6月初孵化成功,首期孵化泥鳅鱼苗4000万尾,投放到新立、唐家、新兴、xx_等乡镇近500亩的养殖户承包田中,填补了本地区淡水鱼养殖的一项空白,可创产值1800万元。兰建臣养鸡场、上口子村肉食鸡养殖小区和桑林子村特种皮毛动物养殖小区的建设也不断加强,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地保证。
——第三产业提速争位。充分发挥盘海营高速公路在我镇设有出入口的优势,建设农贸市场网点楼1000平方米,封闭市场2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20万元,促进了机动车辆维修、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繁荣。目前,全镇餐饮娱乐网点达530余家,大小客货运输车辆640余台。同时通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00万元以上,年均同比增长8%。旅游业发展迅猛,继续开发建设辽宁振兴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盘锦xx_现代农业园区、大辽河、小林岛、兰丰寓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xx_整体旅游区”的总体框架。
[1] [2] [3] [4] [5] 下一页
——财税金融管理继续强化。一是加强财政管理。严格预决算制度,重点强化收支管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实现收支平衡。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做好审计工作进一步增强“三公开”的透明度;二是加强财源建设。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优势资源,加快财源建设项目的实施。从标准化粮田建设、优质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五年来,全镇共争取资金4500万元,主要用于农机补贴、环境整治、畜牧小区贴息、农业产业结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