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瞄准“监管强局、服务兴局、规范立局、素质固局”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五型工商”建设,为促进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以履职尽责为目标,着力推行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
积极探索和推动监管模式创新,在全局推行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努力适应日益变化的工商监管工作形势。
1.制定实施办法,有据可循易操作。依据省局《经济户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精神,专门制定实施办法,使得基层分局具体实施时有章可依、有制可行。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历经三个阶段。一是调研起草阶段。春节刚过,主管局长率调研组分赴各基层分局,广泛听取基层分局建议。整个调研活动“实”字当头,充分尊重和调动一线同志的首创精神,为制定办法打下坚实基础。3月下旬,实施办法起草完毕并提交局党组讨论通过。二是试点论证阶段。分局组建了“特别监管区”巡查组,由5名50岁以上大龄段同志在区内工作,收效明显。三是全面实施阶段。4月7日,通过发文形式印发了《工商局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系统全面推行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办法》分六章四十条,对人员定岗、职责分工、组织协调、责任考核进行了详细规定。各分局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强力推进。5月下旬,局组织对各分局监管员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市场主体持照率、亮照率及对监管员知晓率均比责任制推行前有明显提升。
2.规范经营主体,有的放矢明底数。从三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市场主体规范清理工作。一是取缔无照清主体。市政府专门制定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方案,由市领导担任全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领导组组长,各镇、村(居)领导分别担任各自区域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负责人,形成了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无照经营取缔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二是实地检查核状况。及时做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回访工作,现场检查市场主体实际运行情况,复核其各项登记资料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同时,结合企业年检、个体验照工作,认真审核年检验照资料,把在业市场主体的有关资料输入数据库,确保“经济户口”内容的准确性、动态性和真实性。三是科学分类定等级。大力推进二版软件应用和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一方面,在省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的框架下,进一步制定标准,细化分类,对所有重点、热点行业企业,另一方面,依据《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手工分类,建立个体工商户分类台账,为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奠定基础。
3.严格责任落实,有条不紊抓推进。局成立主管局长为组长的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领导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责任落实。一是突出网格定位。各分局通过召开分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确定了人员岗位、管区分格、任务分解及目标考核办法。按照“一人一格”的原则,根据市场主体的数量与分布,将辖区划分为与分局经济户口监管员相同数量的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监管责任区。二是突出组织协调。在责任区内,一人可以独立开展的工作,要求监管员独自开展并完成分局交办的目标任务。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两人以上开展或一人不便开展的职能工作,由副分局长或巡查组协调人员联合开展,但要求以责任区监管员为主,其他人员为辅。监管员在责任区内发现重大、疑难问题或突发事件,且一人难以解决的,在向分局长、巡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