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力度。上半年劳动保障监察共开展4次专项执法检查, 主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和建筑行业为重点检查对象,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使用童工和未成年工情况为重点检查内容,集中劳动保障监察力量,深入用人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立案查处。截止目前为止共接待农民工投诉拖欠工资案件35起,为150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7万元,较好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做好对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放宽了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审查,简化了程序、快速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事项,今年上半年共为32名农民工提供了诉讼法律援助,追讨农民工工资12万元。
3、部门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其中工会发挥维权主体组织作用,共青团、妇联给予大力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有效的执法检查合力和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二、 亮点工作和主要推进措施:
1、春节前,深入建筑工地向全县所有建筑企业发放“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和“致县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并向广大农民工发放维权知识宣传单,节前共计发放600多份,让他们学会依法维权。在全县开展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共对8个建筑加工企业进行了检查,对11起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为60名农民工累计追讨工资39万元.
2、制定劳动保障监察农民工工资支付“1+8”联系工作制度。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县内重点用工工地的工资支付情况,加强对其指导和监察,制定1个劳动保障监察员与8家容易发生拖欠工资的工地建立日常联系的制度,每个劳动保障监察员对其负责的8家用人单位每月至少进行1次日常巡视,每季度进行1次书面材料审查,一旦所属工地发生任何拖欠工资行为,该劳动保障监察员坚持主办责任到底的原则负责处理。
三、存在问题
1、建筑行业的“包工头”现象仍然存在。对于建筑工地工资纠纷屡禁不止的问题,从灌云县的实际情况看,主要还是层层转包,管理不规范所引起的,需要进一步从建设行业管理的源头进行治理,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2、农民工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农民工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办公经费不足,缺少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如办公车辆、取证设备等,因而开展宣传和检查工作时常力不从心。
四、下步打算和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强化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在进一步完善县级的工作力量配备的同时,着手指导建立街道乡镇工作机制,形成健全的工作网络。有条件的和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将抽调人员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并保持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从目标任务及运行情况来看,农民工工作的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成员单位,除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和联络员外,还要落实一名兼职工作人员,充实到县农民工工作办公室工作队伍中,以便对重点工作的协调和落实。
(二) 继续搞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
农民工问题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把握好宣传的基调和口径,既要保证把政策宣传到位,又要防止抓住个别问题炒作,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把握好宣传的节奏、重点、时机、分寸,切实搞好农民工宣传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农名工的方针政策,多从农民工的角度宣传优秀人物的事迹,多报道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的工作典型。
(三)加强政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