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和谐的本领,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2、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示范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将党建示范点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州、县党建示范点中精选了17个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示范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建设,提升示范水平。2008年,县委组织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将从党费中拿出部分资金补助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建设中,拉动示范村加大对道路、水、电、住房及村党组织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县财政投入,对示范村每新建一幢抗震安居住房在原有的补助基础上再补助1000元。通过不断提高党建示范村建设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有效利用“三会一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理论、农牧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教育培训。二是进一步深化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义务承诺、党员奉献日等活动。将党员义务承诺活动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开展。将村场党员设岗定责、责任区情况进行公示,广泛开展“评岗日”活动和“致富引路人、科技明白人、维稳带头人、新风倡导人、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发挥积极作用。大丰镇红柳塘村老党员主动担任村上保洁员、安全员,使全村的卫生长期干净、整洁。
4、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一是多措并举,拓宽壮大集体经济。县委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县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今年3月,召开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交流研讨会,组织乡镇、村场干部互观互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思路,积极寻找拓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渠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推广大丰镇“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建合作社的模式,五工台镇奶牛养殖、葡萄保鲜“支部+协会”,雀尔沟镇南山牧场依托“铁畜”等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进一步深化“十百千万”富民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双带”能力。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十百千万”富民工程的意见》,制定了2008—2008年培养党员科技致富引路人30名、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300名、科技致富示范户1000户,科技致富富裕户10000户的“三年规划”。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严格标准,层层筛选,确定培养对象,积极落实领导联系、部门包扶、技术人员指导、组织观摩、“请进来、派出去”、强化培训、提供扶持帮助、“支部+协会+公司”等多种培养措施,同时加强了对培养帮带责任人的管理,推动了此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七)城区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1、突出重点,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按照“无组织抓组建,已组建抓规范,已规范抓提高”的原则,扎实开展“五个好”企业党支部创建和“双强”企业评选活动,下派了26名企业党建指导员,从抓党组织活动规范化、阵地规范化、队伍建设规范化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培植一批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同时,加强和创新企业党员、职工教育管理,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年干部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