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完善立体式资助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本学期,学生处积极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继续完善立体式资助体系,关心和解决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进一步调研学院勤工助学基金使用情况,调整学院勤工助学基金分配标准,划拨本学年资金。
2、配合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开展贷款毕业生还款情况跟踪统计,整理相关材料并归档。
3、整理补充2000级以来3886名学生贷款信息,并上报国家教育部,将相关信息输入学生贷款系统。
4、年我校生源地贷款办理人数和办理金额居全省高校前列,生在全省贷款总金额缩减一半的情况下,我校贷款金额反而比去年超出20%,保质保量完成了年源地贷款的组织培训、报名统计、证明打印工作。
5、完成05级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工作,并与贷款学生签订了还款承诺书。
6、圆满完成 年春季困难补助和伙食补贴工作。向1376名困难学生发放了32万元的春季困难补助,解决了困难学生冬春季交替之际的生活困难。向3165名学生发放了63.3万元伙食补贴,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缓解了因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
7、做好学生的医疗保险理赔工作。本学期为63名学生办理了医疗理赔。
8、做好敬爱助学金、助学金、福彩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召开了助学金获得者座谈会,总结了助学金获得者上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认真完成了签订-2010学年陶欣伯助学金捐助协议的相关准备工作。
五、加强就业指导,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本学期,学生处积极落实有关就业的具体政策,组织筹办了就业工作推进会,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和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选派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优化就业服务。
1、认真完成师范大学年就业工作推进会的筹备工作。在学生处的积极推动下,本学期学校召开了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了就业工作的生命线意识,并且明确了各学院就业工作责任人,出台了一揽子就业工作相关文件。
2、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力度。本学期,在学生处的积极推动下,我校在全省较早地开设了“两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并将“两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服务咨询、模拟求职和职业测评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形势教育、国情教育、政策教育、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创业创新职业意识和求职技能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已经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就业指导和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全面提高了就业工作水平。
3、推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设立常态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咨询和日常咨询辅导活动,继续发挥好网上职业规划测评平台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测评及辅导服务。为届6000余名毕业生办理了派遣方案及档案邮寄工作。发放了职业技能培训助学卷,此举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光明日报》等媒体做了重点报道。
4、继续探索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经常性联系的新机制,开展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赴等地拓展就业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协助地方人事部门做好我校未就业籍毕业生进入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相关工作。继续强化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确保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提供条件。承办了省年高考招生咨询会(会场)。
5、做好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工作,全校共计1499人申报,顺利为学生办理了相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