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农社区财政管理局在省、市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在市财政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为目的,以健全改动“一卡通”工作机制,以镇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为抓手,依法标准“两税”征管为重要,积极开展“服务发展年”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大力巩固和改动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和管理工作
2011年度1—11月共发放各类财政补贴农民资金198批次,103917户,656153户次,16490万元,其中五保补助667万元,抚恤(优抚)779万元, 农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鄣3145万元,救灾补助564万元,粮食直补291万元,种粮农户综合直补1291万元,退耕还林834万元,生态林补助1097万元,社区干固定酬劳和误工补助资金414万元,库区移民扶持资金361万元,新型农社区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482万元,征地拆迁补偿2335万元,做到了立即、足额将198批次补贴资金(指标)发放到农户。
1、改动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考核措施,大力明确责任,创立了“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彼此配合,共同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格局。
2、网络公示、简报通报促进度。为让各镇镇领导和基层所管理人员都能立即了解本单位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情况,每来一批指标,我们在第一时间将在内网公示,并限定发放时间,每个月以简报方法通报各镇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情况,从而进步了发放进度。
3、组织开展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专项检查。为大力贯彻落施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印发了《关于开展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检查的通知》自9月20日至25日,市农社区局组织人员分成4个检查组分别对镇镇财政所(分局)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专户、会计账簿和“一卡通”资金发放情况等档案材料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全市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遵循了“一线实”改革的原则:一是树立了党的惠民政策宣讲落施到农户的原则;二是树立了惠民资金发放对象真实、准确、合理的原则;三是树立了公正公开、标准透明的原则;四是树立了整合集中、定时发放的原则;五是树立了封闭运行,确保安全的原则;六是树立了以人为本、方便高效的原则。详细表如今:加强一线工作,标准一线操作,把基础数据核准,把补助对象核实,着力增强资金分配的公正性和资金发放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扬惠民资金政策的积极效应。惠民资金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此,我们对每一项惠民资金的发放范围、补贴标准、补贴数额都严格审核,层层把关,做到公开透明、和平操作。每一项资金分配方案由财政所在镇社区、组所在地的显要位置上榜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接受群众监督。为了让社区民能够立即获知自己账户补贴资金的到账时间,到账金额以及补贴明细情况,加大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监管力度,进步查询的准确性、立即性,我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了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移动短信发布平台试点工作,到11月30日止,共向农户发送补贴信息89多万条,从而使信息化惠农服务进一步人心,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帮助和拥护。
二、依法标准“两税”征管。
2011年度我市“两税”征管在各级财政高度重视和房管、国土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配合下,在市镇财政征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依法征收,科学标准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共清理征收契税、耕地占用税4344.67万元,占年度收入计划的174%,其中耕地占用税收入3075.14万元,占年度收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