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国际化的营销体系,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营销体系。加强与沃尔玛、家乐福、银座等国内外大公司的合资合作,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以及市场等方面建立共享机制。
抓龙头骨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继续坚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努力培植大企业、大项目,实现工业产业集簇式发展。一是通过政策倾斜、上市融资等途径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增强它们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继续扶持集团化企业,立足做大做强,通过低成本扩张、新上项目等手段,迅速膨胀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围绕农副产品加工、磨料磨具、泡化碱、石雕石刻、柳编加工等行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植产业龙头,进一步扩大中小规模企业群体。二是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簇式发展局面。围绕生物发酵、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制药等重点行业,发展主导产品和配套产品,形成特色企业群,加快产业集聚。力保阜丰黄原胶扩建、绿润食品加工区等项目当年投产达产。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以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培植一批高新技术支柱行业、企业和产品。
抓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科学的发展观总揽全局,按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是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对规模小、消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分期分批关停并转。二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原理,科学规划设计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园区资源和能源,研究入园项目的产业连接关系,争取把工业园培育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三是依靠技术进步,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清洁生产技术,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重点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产业链接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多、环境污染重的产品和项目。
抓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恒久不变的主题。当前,我县企业管理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这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软肋”。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加强人本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信息管理和基础管理,优化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营运效率,确保管理水平跟上企业扩张和成长的需要。二是要抓好班子建设,提升企业核心凝聚力。以建立宣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积极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借此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从而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要抓品牌创新,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品牌优势。今后要大力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品牌认定,争取到“十一五”规划结束前,全县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个,中国驰名商标个,省名牌达到个,省著名商标达到个以上。
抓经济运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工作的综合协调,搞好科学调度和经济分析是新形势下经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是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新增企业“四个重点”,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