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净化,并捐资筹款铺设硬底化 道、篮球场,建设生态小公园和文化活动室, 容 貌大为改观。
2、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形成创建合力。建设生态文明 ,是广大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营造美好家园的伟大创举。农民群众既是创建成果的受惠者,又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根据农民意愿推进创建,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创建。为将自己家乡建设成为倡导文明、建设文明、展示文明的示范点,本县籍的县处级干部坚持引导而不强求,热情帮助而不包办,积极支持而不旁观,让乡亲们在创建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他们启发引导 干部树立“规划先行”的意识,主动牵线搭桥,邀请规划部门根据 的实际和乡亲们的意愿,精心做好规划方案,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为筹集 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他们主动带头捐资献物,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动员各地朋友关心支持创建;悉心指导 干部注重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以“反哺故土”、“饮水思源”、“回报桑梓”等传统美德为理念,以举办座谈会、寄发书信、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外出经商务工的乡亲为家乡生态文明 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
3、积极引导乡亲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我县大多数农 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生产力仍然比较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发展农 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始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改变农 落后面貌的关键。本县籍县处级干部带头回乡创办生态文明 ,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实际过程中去,把着力点集中到激发乡亲们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上来。甘洒镇钱 是县政协主席钱卓先的家乡,该 既是革命老区,也曾是一个比较贫穷的 庄,钱卓先同志按照县委的部署,带头回到家乡协助 干部带领乡亲们开展创建,指导乡亲们在推进“五改”工作中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在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中做到既方便生活,又有利于生产。除此之外,钱卓先同志大力支持 中的直系亲属种植笋竹和饲养山地鸡,挨家挨户上门动员乡亲们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帮助他们选好发展项目,走勤劳致富的道路。他的循循善诱,使众多乡亲增强了信心,明确思路。钱 掀起了新一轮的种养热潮,成为了全镇的种养示范 。钱卓先同志也因此在家乡的威望越来越高,倍受乡亲们敬重。在本县籍县处级干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县速生丰产林、松脂林、厘竹种植和肉牛、山地鸡饲养的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以基地为主的名优特产粟米鸡饲养量达到1008万只,比上年增长25.6%。
三、示范效应,推动创建
本县籍的县处级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回乡发动乡亲创建生态文明 ,造成了积极影响,产生了示范效应,推动全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可喜成效。
1、广大群众被进一步发动起来。创建 形成了一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民心思变、民心思进、民心思富、民心思建”,“四处筹资搞创建”的良好风气。仅去年,县文明办就收到主动要求创建生态文明 的申请108份。怀城镇油榨 在市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仅用半年时间,就把一个落后的旧 创建成了上档次的生态文明 ,成为全县新农 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昔日“有女不嫁油榨 ”的口头禅,变成了今天的“有女要嫁生态文明 ”的文明新风尚。梁 镇葵扇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民们无偿献工、献地,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仅10多天时间,该 民就无偿献地2000多平方米,投入义务工1200多个,完成砌石、填土500多立方米,修通了长1.1公里、路面宽3米多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