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义教育基地、达西风情园、胡杨人家等25-30家农家乐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2、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一是加快发展设施养殖专业化。充分利用本乡已发展起来的设施养殖软硬件设施,以设施育肥养殖和小群体、大规模发展为转型方向,下大力气抓畜牧业设施化、良种化、高效化、安全化发展,重点抓好品种改良、专业化养殖和防疫体系建设,要加大防疫经费投入,建设标准化畜牧防疫站,健全防疫工作责任机制,加强对疫病的监测监控力度,确保畜牧业安全、快速发展。二是稳定发展棉花产业。在棉花面积不增加的基础上,要加大新品试验推广力度,推广新技术,提倡新模式,不断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提升棉花种植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加快乡、村两级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专业人才。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加大实用科技培训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把全乡45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3、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狠抓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继承与发扬并重。一是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大乡村规划工作力度,有序建设,严格管理,全面开展以“好农村、好农田、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住房、好学校、好医疗卫生、好文化生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解决村级集体无收益的问题。二是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提升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建立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的不良作风,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真正为群众当好开拓市场的“导航员”,排忧解难的“勤务员”,维护利益的“监督员”,发家致富的“指导员”,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创优政务环境,全面建设敢创新、心为民、守法制、负责任、求务实的服务型政府。三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四个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用好能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积极探索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从完善监督机制入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防腐拒变能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全面推进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以责任追究为重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