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20余处,各级各类旅游景区18处,其中在人文景观方面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3处、市级2处、县级3处。其中位于城南3.5公里处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寺,被誉为“陕南小碑林”,珍藏有与《西狭颂》、《石门颂》并称“汉三颂”的汉隶八分石刻《甫阁颂》等历代摩崖碑刻130余方;城区嘉陵江畔的江神庙,是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游牧民族氐羌文化遗址和古代戏院建筑群;城北48公里处,总面积5800公顷的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险山、奇洞、茂林、幽水融为一体,是陕南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其它如紫云宫、响水沟生态园、王富沟溶洞以及沿309省道和八渡河流域的100余家“农家乐”,共同构成了我县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集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我们着眼于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朝阳”产业,再创县域经济发展新辉煌,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要求,扬长避短,打造名牌,从规划论证编制、旅游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品位等基础工作入手,高起点、大手笔地做好旅游产业的培育开发工作,使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亮点。在规划编制上,围绕建设绿色汉中,深入研究和把握旅游消费趋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切实划准对接点和突破口,编制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旅游业发展管理办法》等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勾绘出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蓝图。在旅游产业开发上,累计投入2400余万元,大力实施景区(点)设施建设,相继推出了“农家乐”田园风光游、嘉陵江及八渡河——五龙洞生态游、嘉陵江大峡谷漂流、汉中《石门颂》——《甫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书法珍宝寻踪游、氐羌文化民俗风情游、汉——蜀(四川)——唐(西安)历史怀旧游等一系列各具特点的精品旅游项目,目前正在着手开发(灵岩寺、五龙洞)——甘肃天水(麦积山)——四川(九寨沟)——汉中(三国文化),集生态、山水、历史、古迹为一体的旅游圈,2008年“五一”前,举行了规模宏大的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开园庆典活动,在省内外各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宣传,使***成为了旅游观光的又一焦点, 10月份,组团参加了川陕旅游年会,进一步推介旅游项目,加强了与周边毗邻地区的联系合作,使***的旅游业全面融入到陕甘川乃至全国的“大旅游”中。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动员县域内的***等企业先后投入巨资,加强技术改造、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使略阳的山更青、水更绿。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多方筹措落实资金,先后绿化美化了县城中心广场、建成了集休闲、娱乐、演艺为一体的嘉陵广场,于2002年建成了全市县区首家三星级宾馆,又相继建成了广厦大酒店、金亚大酒店等几家中高档宾馆和4家大型超市、30余家网吧、茶吧、歌厅等旅游、休闲、消费场所设施,使旅游接待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同时,组织动员全县力量,加强城市、农村卫生、文化环境整治,不断提高城区、农村、景区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增强吸引力。近年来,来略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8万人(次),创收600余万元,今年将超过10万人(次),收入将达到800万元,朝阳产业优势已逐步显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商贸流通业迅速扩张,商品供销、交通运输、医药卫生、邮政电信、广播电视、金融保险等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完善,广泛链接21个乡镇183村、17个社区,连锁经营、加盟专营、大小超市等各种营销方式进入县域村镇,融入群众生活,“十五”期间,共发展个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