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作用。今年我市系统共聘请市、县两级政风、行风、效能监督员93名,颁发了聘书和监督员证,组织监督员对行风和效能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召开监督员座谈会11次,通过聘请政风行风效能建设监督员,发挥监督员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有力地推进了机关政风行风效能建设。五是继续开展绩效评估考评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式方法、激励奖惩机制,把绩效评估工作稳步地推向制度化、规范化。
5、规范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确保依法行政。一是依据《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我局组织法规、纪检、监察、稽查、各县(市)局、直属分局等部门,开展了全市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交叉考核和案件分析研讨,进一步规范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依法行政。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90%以上案件在1个月以内结案,其中60%以上案件在10个工作日结案,20%的案件在1周工作日内办结,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98.9%,行政执法案件零错案率。二是制定《**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2009 年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监督检查小组,组织开展“三清理”自查自纠工作,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项目,清理设定行政许可的依据文件,清理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实施行政许可的予以纠正,目前我局实施行政许可的项目有9项。三是印发了《**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开展治理整顿乱办班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规范系统内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对2009年和2009年已办、拟办或正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行清理,对培训办班、发证等项目逐一进行登记,做到摸清底数,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整改,按时上报拟保留的培训班的10个项目,不断规范办班行为。
6、监督检查,加大政风行风效能建设工作力度,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开展制止开具虚假发票公款报销行为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财务报销个案抽查审核制度,严格落实财经纪律。成立了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小组,4-6月份对各县(市)局和下属单位的财务报销情况进行个案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制定了《财务报销个案抽查审核制度》,全系统统一安装新的票据管理软件,统一换用新版的票据,加强对票据的管理,规范收费项目。市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安溪、惠安、**等单位通过了省审计厅的审计。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社会公众关注的食品、农资、建材、特种设备等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市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490人次,监督检查生产领域企业产品1644家2963批次,流通领域企业988家1595批次,食品生产经销单位2409家,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441万元,捣毁制假伪劣窝点23个,检验锅炉内检1090台、容器定检2994台、压力容器14428台、压力管道31090米、电梯2265台、起重机械2418台,强制送检石油液化钢瓶1009瓶、无缝钢瓶和乙炔气瓶475瓶,取缔“土制特种设备”145台, 查处案件620起,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三是开展“树新培优”活动,拓展服务新领域。质量科、南安局等单位为 34家申报创中国名牌产品、37家申报创国家免检产品和57家申报创福建名牌产品的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指导服务,使我市23家企业产品获中国名牌(含复评的5个),占全省总数的70%。标准化科帮助65家企业制定83项标准;信息所加快“wto/tbt**咨询通报中心”建设,为企业扩大出口服务,发布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