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命线”为主题,加强护林队伍的管理与建设,落实聘用护林员--人,其中专职--人,农村护林员--人,层层签订责任书,采取分片包干,任务到山头责任到人头,坚持常年巡山护林。加大宣传执法力度,认真搞好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及时查处各类林政案件,有力的打击了乱砍滥伐、盗伐林木、偷拉盗运、无证经营木材和乱占林地、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使林区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基层林业站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越冬调查和复查,县局每年投入10多万元资金购买药物器械,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成灾率在0.5‰以下,切实做到了森林病虫害预报监测有效防治。林权换证工作,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由于发证初始,界线不清,面积不详,纠纷较多,特别是退耕还林发证工作牵涉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林业站干部职工对此十分重视,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培训,逐村逐社召开群众会议,大力宣传换发证的政策和目的意义,踏查堪界,填制卡片,调解林权纠纷,按时按质完成了林权换发证工作,确保国家林业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3、依靠重点工程,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基层林业站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勇跃投入、积极参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国土绿化任务。从98年至2003年,共完成长江上游生态工程人工造林--公顷,封育--公顷。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公顷(包括荒山配套造林--公顷),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公顷,封育--公顷。中德合作项目人工造林--公顷,封育--公顷,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四旁植树--万株,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4、搞好科技推广和服务,确保造林成效
加快林业发展,科技必先行。我县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育苗造林立地条件差,制约林业的发展,为此,广大林业站干部职工不但自身积极学习林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长期坚持培训乡村技术人员(包括农民护林员),及时编印采种、育苗、造林技术资料发放到林农手中,经常深入山头地块,现场培训,言传身教。示范指导林农、地膜覆盖、两段育苗、容器育苗,以及选址、作床、播种和田间管理;适地适树选择造林树种,定向栽植、防病治虫,提高造林成活率。大力推广用材林、经济林育苗、栽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他们的林业科技知识和适用技术,保证了我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的种苗供应,促进科技兴林,科教兴县,在全县林业生产中起到了推广和服务作用。
5、依靠工程建基地,壮大自身求发展
林业局历届领导班子对基层林业站经济实体建设都非常重视,用新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促进林业站实体建设。按照“抓好工程建产业,建设基地求发展”的精神,依靠林业自身优势,抓住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德援项目的机遇,尽快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产业基地,增强林业站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先后组织林业站干部到省内外等周边县市考察学习林业站经济实体建设的先进经验,并经常深入林业站基地一线、指导、检查、督促产业开发工作,要求已建成的基地和项目,要进一步规范、明确责权利,特别是新上项目,要因地制宜,认真论证,正确决策,确保建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力戒盲目性,更不能贪大求洋摆摊子,尽量减少失误。各林业站通过考察学习,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