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增强教学培训的时代性。要顺应我国公务员培训格局的新变化,强化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努力开发新课程,推进培训管理机制创新,增强教学培训的实效性。
六)完善培训班次布局。要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公务员培训需求。构建以高中级公务员为主体。继续办好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要完善和创新培训机制,合理设置和调整班次。分类科学、层次合理、长短结合、多元互补的培训班次格局。要继续办好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厅局级公务员任职班、进修班、专题研讨班。继续办好各类委托培训班。
七)继续办好青年干部培训班。要继续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更好地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根据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主要面向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公务员青年骨干,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合理确定培训对象。采取在学院学习、实践中锻炼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他基本素质和公共行政能力。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管理制度。
八)加强应急管理培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指导带动地方行政学院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体系。加快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要依托国家行政学院整合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研究资源。建设成为全国应急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应急管理政策研究和咨询中心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充分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对国(境)外交流的平台作用。
九)开展学历学位教育。按照国家学位授权审核的法规及程序。创办博士后流动站。接受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申请开展与学院主要学科有关的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学位教育。为国家培养高层次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人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涉外学历学位教育工作。
十)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要紧紧围绕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强化优势学科。坚持以公共管理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学科。拓展相关学科。着重建设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政策学、领导科学、社会管理学、应急管理学等学科体系,形成充分体现学院发展方向、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学科体系。要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
十一)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要根据国家行政学院培训工作的特点。研究制定学院课程和教材开发规划。完善主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加强各类课程和教材建设。要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建立和实施课程更新制度,加快推进自主选学课程开发。要按照少而精和管用有效的原则,编写适应各类公务员培训需求的精品教材,形成有行政学院特色的教材体系。
十二)深化培训方式方法改革。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公务员培训规律。改进讲授式教学。增强教学培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加强案例库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方法。强化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行动式和现场教学等。提升案例教学水平。要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积极开展远程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加大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力度。
十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要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研究人才密集的优势。重点加强应用性研究。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科研活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