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行政执法经费,构建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将执法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严禁设立单位小金库;完善行政赔偿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行政赔偿程序中的听证、协商、和解制度。
29建立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要全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不得要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当由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履行的职责。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充分保障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各项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把社会组织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履行。
八)健全政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30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明确划分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做到权责一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年,完成第五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加强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2013年前,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健全落实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监管、过错问责等制度。提高审批效率,稳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2013年,建立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实行集中办理和“一站式”服务。完善并联审批,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推行网上查询、网上办理审批的方式。
31完善基层便民服务网络。明确职责权限,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各镇、各部门、村(居)委会要实行便民服务。健全和落实限时办理、一站式”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工作流程要清楚具体、规范公开,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32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健全政务信息公开程序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政府与部门、企业、群众信息沟通的平台。加快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信息公开的社会评价制度。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规则和程序,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做好重大决策、财政预决算、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和生态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医疗卫生、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公众关注的政府信息发布工作,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全部信息。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内容应当在政府会议结束后24小时内公开发布,主动公开的政府文件在印发后3个工作日内公开发布,公众关注的重大政府信息可以在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免费查阅、下载。
三、保障措施
33加强组织领导。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是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定期研究部署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对本镇、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依法行政领导办公室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34强化监督检查。县政府法制办要按照《省依法行政监督办法》要求。同时要积极发挥依法行政监督员和特邀监督员的作用,强化依法行政工作日常监督检查。加强与其他监督机关的合作协调,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大力培育依法行政先进典型,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巩固第一批、第二批依法行政示范镇和示范单位的工作成果,实行动态管理,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