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攻农业结构调整。积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按照“塬面果烟、川区蔬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总体思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坚持区域统筹、分类指导的原则。全力推动农业结构向大规模、高效益、高层次迈进。
1持续壮大优质苹果基地。永正友好、堡住至路里,榆林子文乐,东山头至南堡,周家芦堡、徐家至房村5处千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示范工程,重点抓好山河王阁至移风。其中春季2万亩。全年新栽果树5万亩。着力巩固提升南塬、川区、北塬“三个基地带”规模效应。坚持新栽与管护并重。抓点带面,规范栽植,对去秋新栽幼园清明前后适时放苗,加强管护,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5%以上和100%优化果品结构,认真抓好镇彭姚川2000亩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保证苗木充足供应。深入实施果园管理“千百十”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湫头张村100亩和永和堡巷、三嘉东庄50亩盛果园,榆林子习仵、湫头张村100亩幼园和三嘉千亩瓜果套种等苹果科技示范园建设,其他每乡镇各抓1-2处规范化果园管理示范点,确保果园管理规范化措施落实率达到85%以上;果品总产量达到4万吨,实现产值过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2加强烤烟规范化生产。全面落实规范化生产措施。合同管理。种植优质烤烟3万亩,严格执行“双控”政策。计划种植。以永正、榆林子、3个主产区乡镇为重点。重点抓好永正纪村、上官庄,榆林子中巷、乐安坊,南堡子、东里6个千亩烤烟示范小区及永正纪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组织实施好烤烟基地县基础设施建设和榆林子标准化烟站建设项目,新打机井12眼,修建管网138公里,改新建密集烤房700座,不断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升烟叶生产质量,确保收购烟叶8.9万担,实现税收800万元以上,烟区农民人均烤烟收入500元以上。
3巩固提升绿色设施瓜菜基地。全力抓好山河解川、永正樊湾子、佛堂、榆林子中巷、周家芦堡设施种菜示范点建设。带动发展中小拱棚9000亩。各抓1处100亩设施种菜示范点,稳固扩大山河秦家店、代店种菜基地规模。新建水泥拱架大棚240座、竹架拱棚300座。其他乡镇要选择有灌溉条件、肥力较好的地块。确保设施瓜菜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栽植大葱3万亩,重点抓好彭姚川、长口子、东山头、王录4个千亩示范点建设,全县蔬菜面积达到7.5万亩以上。
4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西坡石湾子、五顷塬龙咀子、湫头西沟、永和马村、三嘉关川5个养殖示范点。新建山河王阁养猪、西关奶牛养殖、解川人畜分离养殖、永和罗沟圈养牛等规模养殖小区(场)4个。持续推行农户贷款、职工担保、政府贴息的运作机制。全力抓好三嘉关川千头养牛、琅琊洼5000只养羊和甘肃永盛标准化养猪示范区建设。新增规模养殖户390户;种植紫花苜蓿3万亩。湫头西沟、三嘉关川、琅琊洼、后坡、五顷塬龙咀子、西坡柴桥子500亩草带6个,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促进草食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5万头、5.5万只、8万口、100万只,牧业收入达到6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5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从科技、就业和创业三个层次。加强培训组织输转。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松散型向技能型、组织型转变,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思路。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打造正宁劳务品牌。全年完成劳务输转4.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900元左右。
6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优化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