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管理、重型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等服务。制定分级诊疗标准,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要转变服务模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职责。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制度。
3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临聘人员人事代理制和派遣制。全市推进人员竞聘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资格准入制管理模式。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一)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从年开始。并实施规范管理。逐步在全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2定期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为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3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倡导控烟、控酒、控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从年起全市各级各类媒体要逐步开设健康教育专栏。
二)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鼠防机构、残疾人康复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加强市级及7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建成市级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2加强重大疾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监管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逐步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辆和设备。
3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
4加强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向各县区逐步配置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
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2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年按人均不低于20元安排。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适时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1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和功能定位。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
4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规范诊疗流程。
5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疾病预警机制。有效预防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做好疾病谱排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