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节水农业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等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耐旱节水品种。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动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与科技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基本农田建设,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十一)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支持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扶持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贮藏库建设。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品种改良和野生动物繁育,将马铃薯种植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加强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等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中药材、酿酒原料、林果、蔬菜等产业。积极发展油橄榄、核桃、花椒、食用百合、苦水玫瑰、黄花菜、鲑鳟鱼等地方特色产品。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沙产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农场。支持张掖、武威、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
二十二)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3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集雨水窖、节水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和国有农场公路“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加强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二十三)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和劳务经济统筹城乡规划。集约利用土地。加强产业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促进特色产业向城镇集中,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城镇,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整合培训资源,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在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协作,着力打造劳务品牌。鼓励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支持完善农民创业园,扶持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研究制定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的办法。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二十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实施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抓紧引洮济合、引洮入潭、青走道水电站、石门河引水等工程前期工作。打造九色香巴拉和临夏穆斯林风情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大临夏州基础设施和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力度,尽早开工建设。积极发展高原草原旅游、回藏风情旅游。积极推进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实施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库库区水土治理项目,支持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保安、撒拉等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加强和政县古动物化石保护,提升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
二十五)定西、等特殊困难地区定西市要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带动薯农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定西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建设全国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加强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支持建设引洮供水一期配套工程。市要加快发展以黄金、铅锌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