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中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土面积广阔、生态地位重要,但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严重;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基础较好,但产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较强,但社会事业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维护大局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拓创新,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消除瓶颈制约;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以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着眼长远发展。既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又要谋划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坚持立足当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转变发展方式。要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前提。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民生问题。注重改善民生。要把解决贫困问题和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出战略重点。要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统筹兼顾。加快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加大支持力度。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和帮助力度。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身努力加快发展。针对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战略定位和重点发展战略。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
打通资源能源运输通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施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实施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实施生态补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产业基地。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发展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