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进程。
五)第三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坚持“上争、外引、内聚”多管齐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新型服务、现代信息等多轮驱动,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一要精心培植文化产业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科学谋划文化产业发展。认真对接省、市“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制定我县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打响“四大品牌”周祖农耕、岐黄中医、红色革命和黄土民俗)实施“六大战略”特色文化、项目带动、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推广、人才兴文)努力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方位挖掘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论证储备一批具体项目,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推出一批重点文化企业,打造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品牌。要对照省、市出台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切实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全县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个人特长,真正承担起文化自强的庄严使命,推动文化产业崛起。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旅游与文化融合,城区与景区对接,建设与经营同步”思路,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做好旅游景区整体设计,加快“三园一城”建设(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岐黄中医药生态园、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革命纪念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全市“十二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把庆城确定为两大龙头之一,今后两年市上将投资15亿元,用于“十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要积极争取,整合资源,包装项目,力争古城墙加固、李梦阳文化景区、鹅池洞恢复重建等重点项目立项,为加快景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抓好在建项目。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农耕文化产业园二期、岐黄中医药博物馆等主题景点建设,结合城市开发,逐步恢复“四门八景”东安远门、南嘉会门、西平定门、北德胜门;周祖遗陵、鹅池春水、慈云古寺、普照昏钟、文笔对峙、傅介古墓、太和仙境、灵岩滴翠)等古城景观,打造小南门巷、钟楼巷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推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三要繁荣现代服务业庆城的消费相对旺盛,商贸服务比较发达,对财政的贡献逐年增加。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综合超市、连锁经营等服务网点,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建设,推进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加快推进驿马农产品加工出口、白马果品批发交易和莲池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与物流相配套的运输场站、商品配送、信息网络等综合服务平台,重点乡镇建设物流节点,努力建成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积极发展物业家政、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病患陪护和家庭教育等新型服务业,培育和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现代服务业。
六)和谐社会建设上求突破。也是必须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尽管今年我县的财政形势将更为严峻,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在民生问题上有丝毫懈怠,要始终坚持把保民生与保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切实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一要加强科教文卫事业上学、就医、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必须优先对待、全力解决。要继续深化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新改建幼儿园25所,争创市级示范性初中3所,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三教统筹”成人教育、普通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