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紧紧围绕全发展农村生产力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活动,强化“五化富农”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净化农村市场环境,全面建设生态、和谐、文化和富庶,努力把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的强市和陇上旅游文化名市。
二、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发展战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农村深入普及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消费维权知识和科技知识,发展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大力整顿农村市场秩序,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完善和创新以下五项机制:
一是积极促进“农村经营主体法人化”大力支持涉农市场主体合法准入,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放宽涉农企业准入条件,要为申办涉农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开辟快捷的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实行提速限时,优化服务。积极培育一批农林特色产业企业,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村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实现公司+农户+基地(园区)经营模式,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支持建立以农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开展经营服务,力争在5年内实现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活基地普遍成立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使45%以上的农民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积极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围绕各级政府确定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各级工商部门要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大力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培育工作,积极引导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增产增收,充分发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各乡镇要积极推行一个乡镇至少发展一件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的工作责任制,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大力推进知名字号和商标一体化战略,引导企业争创知名字号,创立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引导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品牌集群,引导服务业品牌实施连锁经营。支持企业利用广告宣传策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对争创为全省著名商标和全国驰名商标的要采取一定形式举行颁牌仪式,表彰一批创牌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是积极促进“农产品购销契约化”深入开展合同知识和合同法的宣传教育,对涉农企业管理人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大户加强合同基础知识培训。从订单农业入手,开展合同帮扶工作,主动引导农村经营者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合同示范文本服务效能。依法加强合同监管,对大宗农副产品的购销合同提前介入审查,严厉查处涉农合同欺诈行为。指导订单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各类订单行为,提高农户依法签约履约的积极性。
四是积极促进“农村市场现代化”大力促进传统市场发展,结合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论证规划,促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监管,规范经纪活动,全面提升经纪人的组织化程度和诚信意识,提高农村经纪人沟通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有效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引导涉农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与农资批发企业或专营单位合作依法经营农资商品,农村设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