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加快产业发展。
二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农业部门要及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制,对品种选育、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等各方面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一是选好栽培品种。农业部门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二是改进栽培方式。改跟犁点籽为坑种垄作,沟垄种植,整薯播种,地膜覆盖等。三是推广科学施肥。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和集中施肥技术,要继续加大农家肥和钾肥的投入,特别是对新修梯田种植马铃薯更要重视增加肥料投入。四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区域和地块,要大力推广应用机械深耕、深松技术和机械播种、机械中耕和机械收获技术,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大力推广马铃薯病虫害防控技术。采用有效措施预防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等主要病害,抓好地下害虫防治、化学除草等技术措施落实,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六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通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进行实地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水平。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种薯繁育的财政支持和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财政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用于脱毒种薯繁育和贮藏体系建设。市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向马铃薯产业倾斜,以贴息方式支持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扩建。对带动农户增收效果突出,自筹资金建设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可以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金融部门要加强金融服务,灵活运用贷款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信誉好、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骨干企业予以授信,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证券监管部门要帮助基础好的加工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做大规模。
四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对县、乡规划区域内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承包农户自愿不种的采用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形式,由乡、村出面进行土地兑换、调整、集中土地,连片种植,确保规模效益;鼓励乡镇干部、技术人员参与马铃薯产业开发,采用租种农户耕地建立示范田,带头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产业开发;按照企业建原料生产基地的方式,由企业提供籽种、化肥,并与农户签订订单,解决群众投入和销售的困难;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发展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签订政府信贷协议的机遇争取资金,解决良种繁育、贮藏设施建设、良种调运、生产基地建设、企业流动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五建立健全激励政策。将种植和良种繁育任务靠实到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头上,严格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对行政和技术人员没有落实目标任务的年终考核不评定优良等次;对每年种植商品薯的种植大户和向加工企业交售商品薯的交售大户,进行一次性重奖,奖励资金由政府和加工企业共同筹集;对乡镇完成指标任务的情况由县绩效办进行考核,兑现奖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