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1.基本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保证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为重点,突出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产品,创立品牌,健全网络,不断提升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层次和水平,将建成全省一流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及菜用型和加工型马铃薯综合生产基地。
2目标任务: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左右,良种率达到90%以上,实现良种自繁自供并逐步覆盖周边地区。各新建1条2万吨食品级精淀粉生产线;新建1条1.5万吨薯片生产线;县建成2.5万吨薯条生产线;建成万吨氧化淀粉生产线;建成万吨阳离子淀粉生产线。马铃薯商品量达到269.2万吨,商品值14亿元,若每公斤马铃薯通过流通增值按0.06元计,实现流通增值1.6亿元。五年累计种植马铃薯840万亩,总产马铃薯1548万吨,实现总产值76.4亿元,平均亩产量1843公斤,平均亩产值910元。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纯收入达到250元以上。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应用率。
1新品种引进示范
1新品种引育:以引为主,引育结合,推广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30个以上。其中早熟菜用型品种12个:抗疫白、早熟180早大白、富邦10号、金冠、费乌瑞特、夏波蒂、中薯3号、青薯168lk99克新6号等。加工型品种5个:大西洋、内薯3号、斯诺登、夏波蒂、尤金等。高淀粉品种10个:内薯7号、蒙薯9号、高原7号、陇薯3号、陇薯6号、秦芋30号等品种。利用市农科所马铃薯育种优势,加大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力度,力争期间选育出高淀粉品种1-2个,菜用型品种1-2个。
2试验示范:按专用薯类型设点试验示范,以品种适应性观察为主,参考产量、品质表现进行品比试验。共设试验点20个,其中冬播早熟菜用型品种试验点3个,设在的、和的石坊;其余17个专用型品种试验点在、的不同类型区各设点3个,把上述试验点建成专业性的稳定试验点,要有专职的技术人员、专用的试验品种贮藏设施和必要的试验用具,以保证源源不断的为大田生产提供新品种。
2脱毒组培快繁中心建设
年建成三个年产脱毒苗3000万株、脱毒微型原原种4200万粒能力的组培快繁中心。配套建成、四个马铃薯主产县(区)共2.5万亩的原种繁育基地,年产脱毒原种4500万公斤。
3脱毒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从原原种入手,以繁育陇薯3号、陇薯6号、武薯9号为主,县(区)建成四类专用薯脱毒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年产脱毒良种60万吨。
4种薯贮藏土窑窖建设
支持有条件的种业公司和良种生产专业合作社建设原种生产基地,支持网棚和种薯储藏库(窖)建设,改善良种繁育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制定马铃薯贮藏技术规范,指导农户和企业规范贮藏,降低损耗,延长企业生产周期。现有农家土窑窖的基础上,新建、改建10万孔。
5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组建市4个马铃薯质检中心。对质检人员进行检测能力培训,争取质量、计量认证,使其成为高、中、初级技术人员搭配合理,检测手段先进的马铃薯质量检测权威机构。
二突出规模化生产,扩大种植面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