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安思危,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校、幼儿园安全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确保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教育,创造平安、稳定、和谐校园环境的客观需要。当前,一些学校安全意识谈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安全投入和设施设备不足,宣传教育培训不全面、不深入,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近期发生的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教训惨痛,反响强烈,为我市学校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必须汲取教训,居安思危,深刻反思,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安全基础设施,持续开展学校安全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全面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一)广泛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按照 “简洁、易懂、实用、有效”的原则,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设置安全宣传展板、制作宣传栏、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等有效形式,对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教师和学生广泛持续开展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校内活动安全、自然灾害避护安全、社会安全、意外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学校负责人、家长、学生及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安全知识。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教育与普及,使广大师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路、骑车、乘车安全;自觉注意日常生活安全,正确用电、用气,杜绝触电、中毒、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自觉注意校内安全,正确使用体育器材,确保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与野外活动安全;自觉做好自然灾害防护,防溺水、防地震、防暴风雨、泥石流;自觉注意社会安全,防盗、防骗、防拐、防黄赌毒。同时,学习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后对自己和他人的应急处理与救护,及时报告老师与家长,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和110、119、120等应急电话。
(二)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学校主要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门卫值班、来人来访登记、学生出入登记、幼儿凭卡接送、巡逻巡查、校内外安全检查、寄宿制学校寝室安全、消防安全、食堂卫生安全、学校用于接送教职工通勤车及校车安全、安全事故报告等各项管理制度。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隶属关系,与学区、学校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纳入学年和学期总责任书考核范围;学校与家长、学生、房东、管片民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书。三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制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和交通、消防、地震、防汛、食品卫生、传染性疾病等分项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使师生人人掌握自护自救知识。
(三)全面推进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公安交警和公路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与标准,在学校周边道路设置完善警示、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要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二是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报警监控设备,硬化通校道路,安装防护栏和照明路灯,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公安交警部门应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学校,在上学和放学时段以及学校组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