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努力培养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意义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认知应用能力,才能把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是运用现代技术,把党的农村政策、科技信息和致富技术,方便快捷地传达到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当中,实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农业部门担负着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职能,尤其是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办学体系和教育培训网络,成为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全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农科教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网络体系优势以及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作用,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不断加强新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新农村公益性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及扎根农村、立志务农的农民骨干队伍建设,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三、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每年平均使85%以上的滞留农村劳动力接受3次以上科技知识培训,5年内掌握或更新2项以上新知识、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好以下五支队伍。
(一)培养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10万人。主要是培养农民群众拥护、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干部,用5-10年时间,使其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通过他们的组织发动和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建设新农村。
(二)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公益性岗位人才队伍40万人。通过培养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中高等实用型服务人才,打造一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人才队伍,如农村动物卫生防疫员、农村发展信息管理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队伍)、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员、农村会计员、农村电气管理员等。用5-10年的时间,使其中70%以上人员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尤其要建设一支10万人左右的爱岗敬业、业务熟练、保障有力、服务周到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队伍,使其中80%左右人员达到中级以上管理员水平。
(三)培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企业家队伍100万人。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及进城返乡立志创业的农民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