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秋种技术工作意见
精播高产田的多穗型品种,每亩10—12万,大穗型、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4—16万;半精播中产田大穗型品种每亩15—18万,多穗型品种每亩13—16万;旱作麦田每亩14—16万;晚茬麦每亩20—30万;独杆麦每亩40—50万。
(五)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种时若墒情适宜,则要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并整地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六)精细播种。小麦播种时,为提高播种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四点:一是要扩大机播面积。采用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既容易控制播种量,节省用种量,保证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现象,又能够提高播种进度。二是要注意播种深度。小麦播种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其苗期生长,其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4厘米。三是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各地应根据耕作制度、土壤条件、地力水平、品种特性、播种机具等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等行距或大小行均可,平均行距一般18-25厘米,高产田行距宜适当扩大,低产田行距应适当缩小。
五、切实种好晚茬麦
国家对种麦农民实行补贴,粮食价格上扬,种粮效益提高,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将会出现较大面积的晚茬麦。在我市主要以棉田种麦形成晚茬麦。我市前后日平均气温降至15℃以下,此时拔棉柴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要在拔柴后采用“四补一促”(增施肥料,以肥补晚;选用良种,以种补晚;加大播种量,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或独秆麦栽培技术,保证小麦产量。要把晚茬麦种植技术与麦棉间作套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产出效益。
工作意见
单位总结 工作意见 工作计划 个人总结 年终总结 半年总结 建设工作总结 教育工作总结 乡镇工作总结 学校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总结 护理工作总结 民主评议工作总结 城管工作总结 少先队工作总结 检察院工作总结 酒店工作总结 班级工作总结 春运工作总结 读书活动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 党员工作总结 档案工作总结 会计工作总结 法院工作总结 廉政建设总结 体育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 粮食工作总结 思想宣传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总结 商务工作总结 月度工作总结 农业工作总结 国税工作总结 后勤工作总结 质监工作总结 工商局工作总结 物价工作总结 护士实习总结 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安监工作总结 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图书馆工作总结 广电工作总结 医务工作总结 学生会工作总结 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党建工作总结 党委工作总结 企业工作总结 工会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依法行政总结 办公室总结 农村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总结 卫生工作总结 民政工作总结 政府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 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司法工作总结 交通工作总结 党支部工作总结 妇联工作总结 劳动工作总结 普法工作总结 季度工作总结 环保工作总结 地税工作总结 团委工作总结 财务工作总结 国土工作总结 旅游工作总结 银行工作总结 统计工作总结 幼儿园工作总结 电信工作总结 信访工作总结 物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