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编制管理、标准管理、日常管理,堵塞公车管理中的各种漏洞。加强公费出国管理,严格控制出国人数和次数。
13、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良好风尚。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各项规定,合理配置和科学使用机关办公设施,努力降低各种费用开支。加强机关建筑物、办公系统节能改造,积极采购使用节能用品。制定和实施节电、节水、节油、降耗等节约制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14、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方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市政府部门审批事项的整合与集中,强化市政府办证中心功能,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运转规范、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打造“阳光政府”新形象。进一步精减文件会议,建立健全网上公文交换阅办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型办事平台。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实时监察系统,完善对行政行为的社会监督体系,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
四、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预警机制
15、探索建立科学的作风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作风建设评价办法,加强对作风建设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逐步建立作风建设科学评价体系。
16、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加强对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的日常监测,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作风建设领域的信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形成作风建设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机制。
17、加强信访和投诉平台的建设。认真受理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来信来访,充分发挥信访部门和各投诉中心在信息收集中的作用,及时掌握干部作风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相关对策措施。
五、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评议和奖惩激励机制
18、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监督活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在推动作风建设中的作用。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活动,查找作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并督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19、建立完善作风评议制度。各级各单位每年都要主动听取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各级要积极开展群众评议机关活动,每年都要确定一部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作为评议对象,开展民主评议。继续开展创建“人民满意机关”活动,继续开展行风评议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开展市级机关中层干部承诺考评工作。群众评议及整改的结果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
20、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考核制度。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视作风建设且成效明显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工作不抓紧、作风状况差、群众意见多的单位,不得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并视情追究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六、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组织领导机制
21、切实加强对作风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机关单位和党政干部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单位都要建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将作风建设纳入党建总体规划,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