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就各镇(街道)辖区内企业在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二)召开重点监管行业座谈会。主要是食品、水泵、刀量具、空压机、特种设备等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重点行业生产企业,分析当前质量安全形势,征求加强监管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
(三)加强镇(街道)质监工作联络员队伍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每个管理区每个联系片均配备1名联络员的原则,扩充联络员队伍,并制订联络员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举办联络员业务培训会,就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质量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质量信息宣传等业务进行强化培训。
(四)建立质量安全分片联系制度。质量科、标准化科、计量科、监督稽查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稽查大队各分片联系全市16个镇(街道)的质量安全工作(具体安排见附件),对责任区内质量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有效地把质量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分片开展质量普查。各科室在质监工作联络员的协助下,分头走访所联系的镇(街道),切实摸清责任区内生产企业数量、规模及其动态情况,全面掌握责任区的质量总体状况,特别是找准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情况。然后,根据调查信息与数据,有针对性地建立质量安全重点监管行业质量档案。
(六)制订落实综合整治措施。根据全市质量安全状况,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监督与服务、治劣与扶优相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重点镇(街道)或行业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指导与监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步调。全体干部职工要从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认清当前各类涉及人身健康和生产财产安全质量问题严峻的形势,特别要从“阜阳奶粉”事件以及前阶段新闻媒体曝光的制假售假案件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切实提高对强化责任狠抓生产源头质量监管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上来,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上来,做到全局上下“一盘棋”,口径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
(二)立足自身,查找问题。全体干部职工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突出强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为人民掌好权、把好关、执好法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查找自身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的要求,突出强调有权必有责、执法受监督、侵权受赔偿、违规要追究,认真检查纠正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通过查找问题,认清自身差距与不足,并加强自律意识,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改正和提高。
(三)严明责任,严格追究。各科室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切实强化生产源头监管严格责任追究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刻领会“八严格”、“八项责任”、“七禁止”等规定要求,严格执行质量安全分片联系责任制,及时有效地把质量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发牌证、办班、收费、评比、执法、许可、摊派的监督与管理,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履行到位。对抓质量建设、抓许可准入、抓监督检查、抓打假查处、抓安全监察、抓检验核定等工作力度不到位,对抓联系镇(街道)质量安全工作力度不到位,对出现乱发牌证、乱办班、乱收费、乱评比、乱执法、乱许可、乱摊派等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导致严重质量问题和后果的,一经查实,均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四)注重长效,常抓不懈。加强生产源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