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以加快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着力推进“产业富民”战略。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本支撑。目前,我县以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要紧紧围绕把*建成全国知名的兰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的目标,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开发水平。要着力在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加工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种养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形成产业规模大、种养基地稳定,产业链条长、加工体系完善,产值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发展新格局。
第二,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充分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同时也能直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理念,进一步转移工作重心,调整工作部署,把发展工业作为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倾全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关键,全面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开发新型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产业化。
第三,以加快文化资源开发为重点,着力推进“文化兴县”战略。“文化兴县”战略是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将我县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客观实在的经济发展力,决定着力推进的三大强县富民战略之一。要牢固树立“文化也是发展力”的观念,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以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为重点,切实加大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力度,以文化引领旅游业快速发展。重点要在以*文化、*文化、*文化为主的古文化资源和以战国秦长城、汉墓群、哥舒翰纪功碑、姜维墩等为主的古遗址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彩陶博物馆、*文化遗址保护、*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载体建设,切实加大文化品牌推介力度,努力提高*文化的影响力,着力营造 “举文化牌、办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第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改善和保障民生,既是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重点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城镇建设。经济的较快发展,首先要有基础条件的支撑,形成聚集生产要素的良好环境。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坚持大、中、小项目齐抓,用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要把城市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按照建设陇上江南、西部水城的目标,全方位、大规模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投、宜会、宜商的“五宜”城市。要把生态环境和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长期任务来抓,力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第六,以矛盾纠纷排查为重点,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信访、民调、综治三位一体,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妥善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抓好七项工作:
(一)项目建设要实现新突破。一是要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今年确定的101个重点建设项目及20*年中央新增投资和2009年第一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