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一)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紧扣“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打造‘陆上三峡’,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这一实践主题,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二)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执政为民意识淡薄,不能深入了解群众愿望、顺应群众要求,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对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疾苦关注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不够等问题。
(三)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片面发展、盲目发展、只顾眼前发展等问题,尤其要解决单纯追求速度,不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节能环保,甚至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四)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着力解决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不能妥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通问题,尤其要解决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五)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突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着力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执行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着力解决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的问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作风漂浮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
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考虑必要性,又考虑可行性,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具备条件的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要切实解决;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要从薄弱环节入手,提出阶段性解决措施,力争取得突破。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让群众真正看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批次安排和步骤
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分两批进行,每批时间半年左右。
第一批: 2009年3月开始, 2009年8月基本完成。参加范围为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市、县(市、区)人大、政协机关,市县两级法院、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市直属企业、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批:2009年9月开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