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单位在推荐、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时,要征求所属街道、社区的意见,实行"会审制";组织部门在提拔使用区管领导干部时,要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对拟提拔对象的现实评价;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年度考核中要加注街道、社区的评价意见;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每年要到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建立离退休党员"协管"模式。要积极做好转到街道、社区的离退休人员接收工作,及时接转组织关系。街道社区党组织、养老供给部门和党员原工作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关心离退休党员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四是建立驻区党员"联管"模式。对中央、省、市以及外地驻区单位的党员,要积极探索组织关系在单位(外地),组织活动在社区的双向管理模式,增强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意识和积极性。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内"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2、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实践活动。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按需设岗,因事定责"的原则,大力开展"设岗定责"和"认岗履职"活动,为无职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认真开展"党员服务区"、"党员奉献日"、"党员楼群院落"和"党员一面旗,责任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党员身边闪光点"、"党员金点子"和"党员进家门"走访群众结对评选活动。推行党员"六包一联"制度,即包个人、包家庭、包邻居、包困难户、包文明楼院、包治安,联系社区实际做一件好事实事。在失业党员中组织开展以失业党员带头就业,带领失业人员再就业,推荐失业党员就业,推荐员工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推荐优秀党员进入企业管理层为内容的"双带三推"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3、积极开展社区党建示范活动。认真总结我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以创建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县(区)为契机,大力开展"五好"街道党工委和"五好"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区党建联动工程"、"三级联创"、"三方联建"等党建活动。注重培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作用突出、群众公认的社区党建示范点,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要加快街道、社区党建网络化建设,提高党建网络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每个街道每年都要力争创建2-3个各具特色的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使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在点上和面上都有新的突破。
4、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要重视在"两新"组织和社区居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实现素质高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大专以上文化的党员、高知识群体党员比例明显增加和党员平均年龄有明显下降的"四个明显增加"、"一个明显下降"目标。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工作预审制、公示制、测评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强社区管理,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1、继续推进"费随事转"的深入开展。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建立政府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规定,合理确定"费随事转"的范围。社区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内树木、草地、道路养护管理,三产小门店"开窗"、"开门"以及噪音、污水、废渣等污染的日常管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管理教育,社区建筑装修垃圾管理,房产和个体服务网点管理,协税护税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