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社会氛围;二要落实责任,加强考核。设定考核指标,加强考核,实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的统一;三要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研究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四要源头入手,夯实基础。新建项目设计中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节水设备、产品和工艺,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继续执行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切实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改项目集约用地的指导意见》,实现“零土地”方式的“嫁接”型、升级型技术改造;五要组织培训,提高水平。要积极开展资源节约专题研讨、技术推广、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和培训活动,提高业务与管理水平,调整管理方式,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服务。
(六)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横向对接,注重职业技术培训与本地产业的结合,把产业人才的培训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切实化解目前科技人才,特别是技工人才紧缺而制约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2.继续深化创业素质培训工程。着重抓好企业经营者emba的学习和*大学苑的进修工作,提高企业家的理念,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把实施创业素质培训工程作为深入实施“工业立区”战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举措,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人才资源保障。
(七)走信息化之路,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1.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重要环节,大力提高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应用水平,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引导企业着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效提高科技含量和实现物质资源的替代与节省,使工业化水平与国际水准接近。
3.加大技术创新推广力度,促进产业升级。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开展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合作,拓展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的技术合作,破解技术难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引导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方式,在传统产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多推出较高价位的新产品来提高生产效益。
(八)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整合部门资源。着力提高经济干部的素质,提高对工业经济服务水平,并整合部门资源,形成部门合力抓工业的氛围。
2.深化政策服务。以工业三十八条为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策的倍数效应,建立和完善政策发布平台,加强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3.发挥经贸职能。加强经济运行的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导向服务。重视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4.完善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适时增加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提高担保能力。
5.设立专项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并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六是搭建信息桥梁。搭建融资信息桥梁,建立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