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二)*省发改委《关于我省“十一五”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规划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是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市委“两大目标”、“三大战略”,全力推进五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客观、深入地分析“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以及我区工业发展所处的背景和环境,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在跻身全国百强城市中“两主一基石”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十五”期间发展情况基本评估
“十五”以来,我区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借力发展”战略,着力拓展发展平台,集聚能力不断提升,五个主导产业逐步显现,工业经济比重明显增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一)“十五”期间*工业产值发展情况
全区工业产值从2001年的133022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207084万元,年均增长9.3%。(见下图)
(二)“十五”期间*区工业增加值发展情况
全区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3982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54000万元,年均增长9.7%。(见下图)
(三)“十五”期间*区五个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全区五个主导产业产值从2001年的83886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145763万元,年均增长11.7%,快于全区工业的增长,比重从2001年的63.1%提高到2005年的70.4%。(见下图)
(四)“十五”期间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是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把发展工业作为全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二是坚持依托龙头走配套延伸形成产业发展的路子;三是坚持“借力发展”,强抓招商引资,促进加快发展的路子;四是抓好平台建设,走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路子;五是坚持政策引导走规模、技改扩张的路子。
(五)“十五”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五”期间,我区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规模小,产业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经济不明显,传统产业占比比较高;二是现有的平台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接受经济扩容能力受限;三是集聚、集群和集约能力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四是各种生产要素的制约仍然困绕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五是发展环境,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十一五”期间发展背景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便于我区调整自身的战略思路与发展方向;二是国家财力的聚集和增加,为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三是欠发达地区的空间优势,我省出台的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有利地促进我区工业的发展;四是劳动力优势,我区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显现,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增长的劳动力构成农村发展较大矛盾,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