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两种需求,立足多样化、优质化,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农产品。
4.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并举原则。不断完善农村经营制度,消除影响和束缚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活力,同时也要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手段、管理,进行创新和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优势农产品内在品质,提高农业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三)发展目标
以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到2*0年,全区五个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3.55亿元,年均增长11.71%,初步形成两大市场、五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简称525特色农业产业工程)。
——五个特色农业产业
到2*0年,全区五个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3.55亿元,其中柑桔、畜禽、蔬菜、水产、竹木(花卉苗木)五个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亿元、4.1亿元、1.55亿元、0.71亿元、2.19亿元,占五个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6.9%、30.3%、11.4%、5.2%、16.2%。
——两个市场
(1)*柑桔市场。深入实施柑桔产业“一提、二改、三疏、四统一”工程,培育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柑桔加工率、商品化率、加快柑桔物流市场的建设。建成年柑桔交易量达20万吨以上。其它农产品年交易量达10亿元以上。
(2)闽浙赣皖四省竹木交易市场。建成华东竹木及制成品交易市场,到“十一五”期末市场产值实现超亿元。
——五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1)柑桔生产基地。到2*0年,全区建立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18万亩,柑桔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由120条发展到150条以上,柑桔专业合作社由5个发展到100个以上,柑桔营销公司由2家发展50家,柑桔管理公司发展5家;省级以上无公害基地由3个发展到10个,发展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个以上;建立市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场)3家以上。
(2)畜牧养殖基地。到2*0年,全区出栏生猪30万头、牛3000头、羊5000只、禽250万羽以上;年肉类总产量达35000吨,禽蛋年产量达2500吨,牛奶年产量达1250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4.1亿元。建成30个生态畜牧小区,300头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重大动物疫病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3)蔬菜种植基地。建成三大商品菜生产基地,到2*0年常年蔬菜基地面积达2万亩,季节性蔬菜基地4万亩,食用菌3500万袋,有机蔬菜产品认证5个以上,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5个以上;蔬菜加工比重达20%以上;推广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等6项技术,科技对蔬菜生产的贡献率达65%左右;培育商品菜品牌3个以上;引进、建成年蔬菜加工能力达5000吨加工企业2个以上,到2*0年实现蔬菜销售收入1.55亿元,逐年提升蔬菜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4)水产基地。到2*0年*区水产总产量保持在5000吨,结构调整后特色水产业产量年增10%,达到1000吨;水产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15%,到2*0年水产经济总产值达7115万元,其中特色水产业经济总量达到3620万元。
(5)竹木生产与交易基地。到2*0年竹木加工、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