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必须突出科学发展,把统筹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一以贯之地坚持工业立区,加快工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一以贯之地坚持商贸兴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一以贯之地坚持生态建区,发挥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必须突出增量发展,努力扩大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我区在经济总量不足、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条件下,保持较快较好的发展水平,必须突出增量发展。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发展经济,扩充增量,提高总量。整合各类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量的现实优势。努力培育特色产业、培植规模企业、引入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必须突出特色发展,以特色创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创新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城郊种养业,培育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体现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挖掘文化内涵,营造特色文化氛围,让*文化融入*特色产业发展之中。
四是必须突出创新发展,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创造条件,创新方法,千方百计缓解电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紧缺的矛盾和压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激活企业主体和创业主体的活力。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二、乘势而上,努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牢牢把握当前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速度、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打造实力*。
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突出园区建设,着力拓展工业园区、集镇工业专业区平台,提升工业集聚发展的能力。高标准推进园区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市区、集镇中心区的企业进园区集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园区,通过建设大园区、大项目来发展大企业。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计划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新开发面积1500亩。建立健全各类园区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营造适合工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创业环境,不断提高工业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对入园落地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开工建设情况的督查力度,提高投资密度与经济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培植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利税贡献大、发展后劲足的优势骨干企业。充分用足用活技改贴息政策,加大技改项目投入,实施20个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等服务体系,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投入,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做大做强。
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动摇,大力发展城郊型绿色特色农业,努力提高农业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把发展有生态特色的城郊型农业基地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种养业结构,开发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重点抓好万亩精品柑桔、奶牛养殖、万亩花卉苗木、高山蔬菜等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建成6个万亩以上规模的绿色特色种植基地,5个规模特色养殖基地。改良柑桔品种,提高柑桔品质,培育柑桔品牌,提升柑桔产业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水平。把发展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培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