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主要目标。按照市区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平台拓展,做实产业梯度转移承载区,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区工业产值突破7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超5000万元企业30家,超1000万元企业50家。
2、总体思路。牢固确立“工业立区”发展理念,围绕市“五大提升工程”,主攻“两大主战场”,实施错位发展,主动对接,拓展平台,培育优势产业,努力实现全区工业经济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平台提升工程
3、拓展产业空间平台。区政府将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单列70%以上用于保证市经济开发区双港管委会和以航埠经济强镇为重点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力度,加快土地的征迁工作,切实做好园区扩容工作。区政府将工业熟地动态储备面积作为对市经济开发区双港管委会和以航埠经济强镇为重点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4、提升市经济开发区双港管委会和以航埠经济强镇为重点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发展水平。根据培育产业集群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入园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其中东港*工业园新落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原则上要求在5000万元以上。坚持预留大项目发展空间,对50亩以上的工业成片用地和特殊项目用地建立储备库。
5、完善工业平台建设资金保障体系。每年根据工业平台发展的需要,提高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投入,对新增每百亩熟地由区政府安排60万元用于园区新增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贴息,并安排一定的商住用地,弥补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6、加快以航埠经济强镇为重点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把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严格执行项目入园标准。加强乡镇工业功能区与市级园区的产业、项目、政策和基础设施对接,实行梯度型、互补型发展。将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工作作为工业功能区乡镇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立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例会制度。
7、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创业基地。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厂房,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政策扶持。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鼓励其租用标准厂房。
三、实施扶优扶强工程
8、加大产业龙头项目和大项目引进力度。把引进产业龙头项目和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区每年力争引进1个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并对投资额在亿元以上项目和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对引进项目的第一信息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9、加大重点骨干企业扶持力度。全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列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面广、研发能力强、产销规模大的企业和重点投资项目,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作为重点扶持企业和建设项目,给予重点培育和专业化服务。重点扶持企业和项目名单每年公布一次,实施动态管理。重点扶持企业遇到重大困难问题时,政府及时召开专题协调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对重点扶持企业和建设项目优先预留土地空间,政府可调控存量资源优先倾斜,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战略合作。
10、激励企业上市。落实市政府关于鼓励市区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企业上市,通过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