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代物流业。综合区位交通优势,积极着手谋划编制黄衢南高速公路和衢常铁路建成后我区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着力打造浙闽赣皖四省的浙西物流枢纽和四省边际物流中心主城区,大力发展仓储、超市、配送中心、专卖店、代理制、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尽快启动百家塘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
(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开发管理和房地产市场,鼓励区内外各类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参与竞争,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完善房产二级市场,优化房产供应结构,确保房产质量,提升房地产开发水平,大力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加强房地产用地管理;抓好拆迁安置房、农民多层公寓等专项用房建设。重点建设石梁、九华、石室等地的高品位生态型居住小区,打响*区房地产业的生态品牌。
(八)做精做特休闲旅游业。大力整合我区旅游资源,突出“千年古城、山水*”的主题,加快区内景点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强化旅游品牌,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全面打造文化、生态、商贸、休闲等旅游品牌,着力开发烂柯山棋子、南宗孔子文化游,九龙湖、九华山、乌石山等山水游,市区商贸购物游、周迅家乡橘海休闲游和七里农家乐乡村休闲游。重点是加快九华山、乌石山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掘开发新的旅游景点。20*年,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1.7亿元,到2010年,年接待游客力争达到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5亿元。
(九)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大型金融保险机构在区内建立分支机构,积极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区设立机构网点;大力培育本地投融资机构发展,做大做强我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加大对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服务,积极开展代理、咨询等中间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十)发展壮大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配合协助建设九景衢铁路衢常段、黄衢南高速公路,构筑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做大车辆维修保养业;加快发展壮大运输企业,特别是快速货运业,推进货物运输专业化进程,重点加快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到2010年通公路行政村班车率达到95%。
(十一)全面发展职业培训业。充分利用市本级现有资源和优势,依托民办职业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办学规模。大力发展新成长劳动力、农民工、在职技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下岗就业与再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到2010年,受培训适龄农民达到50%。
(十二)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完善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等基础网络,大力发展网络信息传输服务、网络增值服务和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努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推进数据库建设,着力培育网络出版、数字娱乐等信息内容服务,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专业网站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网站,在全区形成信息化网络框架,着力打造“数字*”。 大力推广农技110、科技110、网上交易市场和“农民信箱”工程建设。
(十三)积极扶持文化体育服务业。加快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和演艺娱乐业的发展,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企业和高技术文化企业。加快广播电视普及工程和数字电视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信息增值服务;实施文化精品,名牌战略,进一步弘扬开发利用孔子、棋子、桔子为主的“三子文化”。继续配合市里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争创体育强县(区)标准,力争一批乡(镇)达到体育强乡(镇)标准。
(十四)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