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育体系;一个休闲锻炼的公园和由一家设备先进齐全的综合性医院组成的保健系统;一个设施齐全的文化服务系统;一个完善的环境保护系统;一个相当规模的示范新村或示范住宅小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六个一”标准:一条宽7米以上的村道;一个集贸市场;一个医疗网点;一幢集体办公楼;一个农民公共活动娱乐场地;一个连锁便民超市。(牵头部门:有关乡镇(街);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建设局、规划分局)
3、做好集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对接。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集镇、中心村建设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与城区总体规划相衔接,在道路、供水、排水、排污、地下管网、环境保护、公交、文化教育等,加强统筹规划,与城区互动建设,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与旧集镇、中心村相对接,新旧集镇要尽可能地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功能互补,保持建筑风貌的过渡和协调。(牵头部门:有关乡镇(街);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建设局、国土分局、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规划分局)
4、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优化组合、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铁路南村安置工程建设,完成徐家坞迁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部分保留村进行环境整治,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城中村”与城市融合,使“城中村”通过改造成为城市居民新型社区。(牵头部门: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主要配合部门:有关街道)
四、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1、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与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排污、交通、通信、防洪、电力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联结城市和乡村,保证城乡生产和生活活动联系的密切性,给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带来便利,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
2、加快推进服务设施共享。如城市公交、城市供水、城市燃气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以区域化建设为手段,实行一体化的建设标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的服务和价格标准,实现公用设施全社会资源共享,让更多农村居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得到实惠。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在全区新建供水管道23.5公里、加压泵站1座,解决改善双港街道、万田乡、石梁镇、七里乡1.45万人口的饮用水。(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区发展和改革局、规划分局、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教育体育局、建设局、国土分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有关乡镇(街))
五、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村建设以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经济基础好的村、整体搬迁村、下山脱贫出库移民小区、生态文化特色比较明显的村为重点,整治村建设以中心镇所在村、中心村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浙赣铁路沿线村为重点,牢牢抓住规划、筹资、建设、管理等重点环节,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今年要完成10个示范村、30个整治村的建设任务。
2、扎实开展村庄整治配套工程建设。按照“二改四化”的村庄整治要求,对涉及农村建设的工程项目,坚持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整合和统筹安排农村建设各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各部门村庄整治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村庄整治合力。整合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先锋工程”;宣传部、文化局牵头组织实施的有线电视(广播)进村入户工程、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