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一,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国务院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这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对于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集中力量把这件好事办好,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大力加强政策落实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中央的决策和各项部署落实到位,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积极稳妥做好这项重点工作。
要把实施绩效工资与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开展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农村学校编制,强化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准入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第二,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2009年,国家将继续实施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各地也要积极推进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争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特设岗位达到20万人。完善和扩大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努力探索教育硕士培养与特设岗位计划相结合的新机制。全面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行动计划。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选派城镇教师下乡支教。
第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要着力抓好三件事:一是抓教师培养。启动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落实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性举措,支持地方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二是抓教师培训。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巩固和发展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三是抓师德建设。贯彻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四,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特岗、特聘和特邀”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从企事业和社会招聘教师的工作力度。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全面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到生产第一线实践的要求。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规模。
第五,加大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启动实施新一轮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通过组织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等项目,做好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工作,努力形成“大师+优秀团队”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格局。研究制定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继续加强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办好教育、办好学校,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中小学校长和高校领导干部队伍。要按照依靠教育家办学的要求,积极推动校长选拔、任用、培养和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七)坚持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和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2009年,要继续着力落实好以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