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全方位”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工作要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全方位主要是指对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利用,办学环境的全面优化,教育教学内容的全面丰富。
4、落实“严、细、实、恒”的基本要求。所谓“严”,是严格的按规律办事,是严谨的治学作风,是严肃的人生态度。“细”即从细节中引发大思考,从细小处发现大道理,从细微处养成大习惯。抓起始,争取良好开端。“实”即学校设定的良好习惯培养目标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抓善终,落实每个细节。“恒”就是要坚持到底,义无反顾地做下去,真正将落实进行到底,抓过程,坚持不懈。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既不能搞“高、大、全”,更不要搞“假、大、空”。
5、开展快乐大课间操活动。大课间操是落实“阳光60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一项举措。各学校结合新课程精神,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空出上午、下午各30分钟进行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6、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良好习惯培养中,班主任具有主力军作用,提倡班主任坐班,到班内办公,班主任通过召开班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监督检查评比,强化学生的行为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意志。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教师。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做到教育与育人并重,言传与身教并重。
7、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培养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活动的教育作用。如:每周一次的晨会、升旗仪式、第二课堂;每月一次的黑板报、收缴管制刀具、学生不宜书刊等;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法制报告、安全教育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一次的军训、运动会、开学典礼、手拉手活动、献爱心活动、家长会等,寓教于活动中。
8、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搞好家长培训,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落实良好习惯培养教育。
9、强化管理,加大检查评比力度,促进学生文明言行的形成。学校要每周对各班《守则》《规范》的践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奖优促差。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并总结推广经验,反之则给予批评教育,让学生晓之以理,并要求限期改正。检查的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学校要进一步开辟活动阵地,围绕良好习惯培养重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室无脏话)。
10、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坚持办好德育展室、广播室、宣传栏、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使其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
(二)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为促进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局专门下发【《**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初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莘教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