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加快推进工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以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强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高层次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技术院校为依托、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育紧密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互相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以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工业创新人才激励、保障和服务机制,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并落实人才引进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创业创新,努力使我省成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为推进工业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十六)加大工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可能,加大对工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主要支持重点研发项目、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关键技术引进等。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在满足采购条件的前提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或著名品牌产品。省级有关部门要突出重点,对工业创新重点领域、企业和项目实行优先支持和重点倾斜。
(二十七)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债券,拓宽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战略合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研究探索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推进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互利合作。大力推动创业投资产业的发展,探索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境内外机构和个人来我省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支持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企业产权合理有序流动。切实加强工业用地供应计划的科学编制,按照推进我省经济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则,在数量和结构上确保工业用地的科学合理供应,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用地需求,在工业用地供应计划编制时应当加以保障。
(二十八)努力营造工业创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工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快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信用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二十九)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业创新的重要意义、工业创新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各地工业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业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