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工业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加快工业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点领域和主力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离不开工业的主体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工业的反哺和支撑;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民生,也离不开工业创造的物质财富基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工业仍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省工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工业创新,是顺应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紧紧抓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应对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挑战的有效途径;是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全局性任务。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加快工业创新。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建设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工业竞争能力
(三)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全面落实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引导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创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参股、控股省内外科研院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采用收购兼并等形式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力度,重点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下功夫。
(四)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吸引大院名所来我省设立创新载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面向块状经济、中小企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基地。健全技术市场,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组织协调和支持,建立健全引导扶持、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合作创新机制。
(五)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引导企业提高创牌意识和品牌经营能力,大力培育品牌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着力创建国家级和国际知名品牌。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制造业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建立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坚持技术研发与技术标准研制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