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到2012年,柑桔鲜果年加工量从目前的0.55万吨扩大到2万吨以上。
(六)拓市场扩出口。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柑桔出口生产基地,申报出境果园和出境柑桔包装厂的注册登记以及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至2012年,经登记注册的出境柑桔果园达到30个,面积达到3万亩。鼓励企业到主要目标市场设立代办处等境外营销机构,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年出口柑桔由现在的0.3万吨扩大到2万吨。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衢江区柑桔产业转型提升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强化对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作的领导。建立区领导以及部门联系柑桔主产乡镇(街道)制度,帮助联系乡镇(街道)以及重点村抓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建立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程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主产乡镇(街道)及重点村要全力做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的组织、宣传、发动、实施工作,建立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及村委会主任负责的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实施小组,层层建立工作组,一级抓一级,发动组织桔农进行疏树、疏枝、增施有机肥。建立柑桔产业转型提升考核责任制(具体验收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对在柑桔转型提升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组织柑桔重点村开展质量竞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对合作社、农户进行奖励。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合作社,注册商标,打造品牌等。
(二)制定规划,整体推进。各柑桔主产乡镇(街道)要按照转型提升的要求,制定辖区内的柑桔产业转型提升规划和到村到户的实施方案,做到乡镇(街道)有规划、一村一规划。按照规划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分步实施,整体(整村)推进。各柑桔主产乡镇(街道)要在公路沿线、柑桔基地等抓好2个千亩以上的“三疏二改”整村(整社)推进的示范点;其它乡镇(街道)要抓好1个千亩以上的“三疏二改”的整村推进示范点,柑桔生产重点村要在三年内完成“三疏二改”工作,并做好登记造册到户工作。完成“三疏二改”的村,经验收合格后予以公布。
(三)整合政策,加大扶持。
1、对以行政村、合作社为单位整体推进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实行“三疏二改”的,经验收合格,每亩奖励相当于人民币100元价值的有机肥。
2、每年安排0.2万亩椪柑高接换种,每亩财政补助500元。
3、每年完成5万亩桔园地力提升。
4、对低产、劣质、衰败的老桔园进行淘汰,优先安排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力争每年改造1.25万亩。
5、鼓励桔农使用区(市)内规模养殖场生产的有机肥、沼液沼渣等,对合作社、行政村整体推行,购置槽罐车的,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开展柑桔商品化处理,对新购置柑桔加工设备的企业、合作社或个人,除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外,区财政再给予一定的补贴。
6、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向桔区、桔园倾斜。
7、对收购本地柑桔进行深加工的,给予适当财政贴息。
8、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摊位费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9、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品牌的培育和宣传。
10、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开展的柑桔高产优质竞赛活动暨挑战浙江柑桔吉尼斯擂台赛,对获得浙江柑桔吉尼斯的给予2万元奖励。
11、对需疏改而不进行疏改的桔园,政府一律不再补助。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上述政策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四)高效服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