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确保村道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三、严格标准,认真落实村道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村道公路养护分为村道公路养护工程(指村道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和村道公路日常养护(指村道公路的小修、保洁、绿化管护和附属设施维护等)。区县乡公路建设管理所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指导和监督村道公路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工作的实施。
村道公路要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持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完好。在准四级村道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一般不少于5米。因自然灾害致使村道公路中断或严重损坏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村道公路养护特点,建立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养护人员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在作业区间或施工路段两端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警示标志;公路养护作业人员要穿着安全标志服;养护作业车辆、机械设备要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作业的,现场要设置醒目警示信号;养护作业完毕后,要及时清除遗留物;同时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四、管养分离,逐步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
结合村道公路特点,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对村道公路实行管养分离,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养护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做好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的落实、养护资金的筹措和养护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在落实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时,对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村道公路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应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养护单位实施;对不具备市场化运作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人分片或分段承包、委托养护企业等方式进行养护。
五、保障投入,加强资金筹集和管理
乡村两级组织要积极筹措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建立由财政一般预算拨款(投入)、养路费和其他资金共同组成的多渠道的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机制。
村道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区级拖拉机和摩托车的养路费、区乡财政补助和村委会自筹资金组成。其中区乡财政每年按700元/公里的标准进行补助,村自筹每年不少于300元/公里。
村道公路管理养护经费根据村道公路不同等级及考核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拨付,并与乡村筹措配套经费相挂钩。具体考核奖励办法由区交通局另行制定。
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专户。乡村两级组织要建立村道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制度。村道公路管理养护专项资金要严格按养护计划用于村道公路养护,并接受区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区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