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的新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随着 “八八战略”的深入实施,建设文化大省的提出,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20*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构建 “三带十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我市区域环境来看,“十一五”期间在建的黄衢南高速公路将把周围200公里范围内的安徽*,*景德镇、婺源、*、龙虎山,**和浙*湖、千岛湖、双龙洞、诸葛村等著名旅游景点连接起来,构筑一个跨越四省的“四小时旅游圈”。可以预见,*的区域旅游联合发展、跨越式发展,必将因交通瓶颈的打开和立体交通网络的日渐发达而如虎添翼,使*成为浙闽赣三省边际旅游休闲集散中心的目标得以实现,特别是20*年* “世界休闲博览会”、20*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三大盛会的召开更将为*旅游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三大战略和跻身全国两百强,在我省欠发达地区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整合我市资源优势和边界区位优势,打响“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口号,构建“一中心五景区”空间格局,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与人才培养,进一步壮大旅游经济,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闽赣三省边际旅游休闲集散中心。
(二)发展目标
1.旅游经济更具实力。2010年,全市实现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20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旅游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争取20*年前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初步形成三省边际旅游休闲集散中心。
2.产品特色更加鲜明。围绕“奇、古、秀”特色,建成3个aaaa级旅游区,其中*aaaa级旅游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完成廿八都古镇开发项目、清漾历史文化村建设项目,培育3个较成熟的工农业观光基地。
3.旅游产业更加丰富。完善和丰富旅游产业链,使“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和谐发展、互相促进,全市进入全省百强旅行社要达到1家,国际旅行社1家,星级饭店、绿色饭店达到15家以上。
4.旅游管理更为规范。积极引进和培养中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管理水平。到2010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以上,中高级旅游管理和经营人员在旅游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达到30%。
(三)发展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塑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新形象。
2.政府主导原则。发挥政府的主导带动作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切实加强部门配合,确保基础建设与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宣传促销的引导性投入。
3.区域联合原则。按照“跳出*发展*”的理念,把我市旅游业纳入大区域旅游之中,着重与周边旅游景点加强区域联合,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塑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发挥整体优势,实现特色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4.特色推进原则。突出“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口号,深化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加强与特色商贸、特色城镇、特色农业相结合,着力提升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建立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