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我市汽车流通和服务体系,发展厂家直销中心。加强银商合作,推广“刷卡结算”,提供便利消费。促进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发展。
3.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应用,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开拓创新,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构建工业商务平台,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鼓励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提高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骨干企业扩大网上采购与销售规模;鼓励和支持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品交易市场开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开展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新型流通业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力争到2010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60%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建立行业门户网站6个。
4.提升住宿餐饮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餐饮业的标准化管理,开展餐饮服务业等级评定,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食品卫生与安全标准、服务规范标准,促进餐饮业规范化经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名厨、名菜、名店,打造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扶持3—5家营业额超200万元的限额以上餐饮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提升餐饮服务业竞争水平。引导发展经济实用型大众餐饮服务企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快餐业发展,实施“早餐工程”,推进健康餐饮,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饮食风尚。努力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坚持对传统餐饮的继承和创新,推进我市餐饮业跨越式发展。规范住宿业发展,引导住宿业面向大众服务,推进连锁经营和标准化建设。规范住宿业市场秩序,开拓新型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住宿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快推进住宿业的星级管理,提高住宿业服务质量,到“十一五”期末,发展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2家。
5.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制定我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物流设施设备,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信息技术,构建适应我市流通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快捷准时的物流体系。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特别是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服务。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依托我市现有货运代理企业和营运车辆以及虎山集团、红火集团、*虎集团、江化等建材化工大型企业,组建3—5家上规模、专业化程度高、能够提供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处理全过程物流管理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引导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出来,委托专业物流企业承担,完善我市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落实各项物流政策,培育壮大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建设“一基地”(浙闽赣边际物流基地)、“二园区” (商贸仓储物流园、化工专用物流园)、“三中心”(*市左邻右舍物流配送中心、站前区物流中心、危化品仓储中心),加速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建设,扩大货场面积,提升铁路货运能力,发挥*—贺村货物集散区位优势,确立我市在浙、闽、赣三省边际物流配送、物资集散的中心地位。
(二)加大商贸流通业设施投入。
1.加大重点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吸收各类主体以资金、技术、设备、土地使用权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加速传统商贸设施改造。在统筹规划、科学有序、理念先进的基础上,以特色街(区)、专业市场、物流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符合商业网点布局、规模大、档次高的大型商业设施(见附表4)。构建具有商贸集聚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