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周边县市的购买力;商贸流通行业技术含量低,现代化水平不高,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交易比重偏低,集中配送率不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摊位式、分散性、小规模的组织形式和传统的营销方式仍占较大比重,难以形成经营规模大、市场辐射力强、区域竞争能力强的商业“航母”。商贸流通业对全市的经济贡献率仍然偏低。
2.农村流通发展相对缓慢。我市农村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育不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业网点零乱,农民消费水平较低,农副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仍然是广大农村、农民的迫切愿望。
3.商业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商业网点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功能不全且局部定位不准确,存在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的问题。
4.政策引导推动滞后。由于机构撤并,削弱了对商贸流通行业的管理,且长期以来重工轻商,商贸流通业没有被作为一个先导产业来发展,缺乏具体有效的促进商贸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和政策引导。
(三)面临形势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既为我市商贸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对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
1.我市工业经济高速增长,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贸易的发展,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促进更大范围内流通要素和资源的优化组合。
2.加入wto,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外资进入的方式和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需要进一步统筹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品采购、销售市场,也为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缓解我市就业压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消费、健康消费,也要求我市商贸流通业承担更大、更艰巨的社会责任。
4.我市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毗邻遂昌、*、常山、玉山、广丰、浦城6个县、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领先,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但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并没有形成独特模式,总体呈现出目标思路不明和发展潜力不足的态势。从周边县(市)区商贸流通业经济发展指标来看,我市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0*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12.7%和13.8%,除遂昌、玉山没有统计外,其增速在5个相邻县(市)区中,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三。随着*、上饶等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将促使我市及周边地区有限的购买力向大中城市集中转移。因此,推动我市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势在必然,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加快改变我市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滞后的现状,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商贸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全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建设“浙、闽、赣三省边际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三省边际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政策为引导、项目为载体,以调整商贸业布局和发展新型业态为主线,加快商贸流通产业技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